返回列表 编辑 切换书籍有效性 上传封面 修改BasePV
认知的神经系统机理研究
分类 其他类- 科学研究
ISBN 978-7-5618-4038-2
开放标志
尺寸 185mm×260mm
字数 262千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作者 刘汉辉 著
印次 第一次
版次 第一版
定价 30.00
印张 10.5
包装 平装
出版日期 2011-08-01
印刷日期 2011-08-01
PV
Base_PV
页数 158页
购买地址 https://item.jd.com/10850860.html

内容介绍 编辑


认知、心理、神经科学处在人类科学体系的核心位置。这一紧密联系的学科群对教育、医学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生活都具有根本性影响。优化的知识结构和客观的认知发展规律将指明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生理、心理和神经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将促进把人看作统一整体的新医学的发展;高素质的人结合对认知和心理规律的深刻理解必将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人类神经系统具有无与伦比的高超智能。正确模仿这种智能必将大大推进T业智能化的发展,提升自动化T业产品的竞争力;这种智能若应用于军事则将带来难以估量的绝对优势。
人们早就认识到了这一学科群的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神经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长期以来只好将其看作“黑箱”或者“灰箱”,做了一些外围研究,但核心却留下,成为科学尚未攻克的“最后堡垒”,以致意识问题一直笼罩着层层面纱。
自20世纪下半叶始,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这一学科群的研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宏观心理观察和微观神经细节研究齐头并进,积累了大量观察资料,神经系统的神秘面纱慢慢揭开,内在规律性逐渐显露。重大突破已具“山雨欲来”之势,现在正是“风满楼”的时候!
发达国家看到了这一点。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就认定“人为因素”和“认知科学“是这个世纪的重点研究领域;日本等国更是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研究,都试图在这一关键战略领域夺占先机。
然而,到目前为止进展还主要体现在实验、观测资料的累积上,理论发展尚有层层障碍。首先,学科分割造成了“瞎子摸象”的局面。心理学与神经科学长期分隔,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又分割成许多子学科。研究者埋头于局部细节,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但却难以发现总体联系。再加上西方科学的“还原论”传统,人们埋头于细节实验,习惯于从组成元素特性进行推论,很少去想还有组成要素无法说明的整体规律性。这就导致脱离内在神经机理,宏观着眼于外在表现,结果形成了当前认知、心理学学派林立,众说纷纭的局面。理论则停留在诸如“探照灯”、“计算机”之类的隐喻水平。这种状况使得酝酿中的“山雨”迟迟未能到来。
本书独辟蹊径,继承东方文化“整体论”传统,采用现代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从肉体的、物质的大脑出发,立足微观机理,思考系统整体,提出了基于神经系统工作机理,统一说明各种认知、心理现象的系统理论。思维、意识、情感体验都是神经网络上神经元激发活动演化“涌现”的神经系统层次特性。神经网络后天修剪而成,是在弥散联系基础上“自组织”起来的有序结构,存储入经历和学习事物的相关记忆。弥散联系对神经元的“背景电位”做出贡献。本书阐明的神经系统动力学证明:只有背景电位达到一定水平,神经网络才能稳定传递高频--作波,否则将盛行低频波。这一机制使得改变背景电位成为神经系统工作的基本调控途径。在这一基础上,本书提出了注意回路振荡、毋波调制、海马临时链接等新观点。随后从全新的角度统一说明预激、记忆、认知与差错等的具体机理。最后基于前面阐明的神经机理,用“虚极”、“静笃”、“并作”、“观复”全面概括了创新思维的途径。这既是前面所述理论的应用,更希望借以激发国人的创新潜能。
很显然,本书是对“意识”这一千古奥秘的全面系统探索,有望将认知、心理、神经这类科学推向可定量分析的经典科学水平。为了总体思路明晰起见,本书未作细节分析。一些具体问题的深入讨论以及相关定量分析方法将在以后陆续发表。由于问题极端复杂,涉及面太广,许多细节研究尚无明确定论,加之思路全新,因此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作者衷心欢迎批评指正。

图书目录 编辑


第一章 “祖母细胞”说
一、定位说与不定位说
二、祖母细胞
三、祖母细胞的产生
四、对祖母的知觉
第二章 同步激发链动力学
一、神经网络的两种结构形式
二、神经元速率模型
三、背景电位
四、工作激发
五、同步激发链的稳定性
六、背景电位的调控作用
七、锁相
八、汇集节点与发散节点
第三章 注意回路振荡
 一、注意回路结构
 二、注意回路振荡与S波调制
 三、注意的容量限制
 四、注意转移
 五、注意状态调控
 六、讨论
第四章 预激
一、突触电流
二、背景电位的平均水平
三、通道工作过程的动态预激效应
四、重复预激效应
五、预激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
六、讨论
第五章 记忆
 一、记忆的基本机制
 二、Hebb学习
 三、同步捆绑
 四、海马临时链接
 五、记忆痕迹与动态保留
 六、海马临时链接的转移
 七、遗忘
 八、记忆的联想结构
 九、记忆结构的优化
第六章 认知与差错
一、认知过程
二、差错的基本原因
二、通道选择问题
三、感觉发动问题
三、影响因素
第七章 创新思维
 一、新事物
 二、新思想
 三、新思想的产生机理
 四、并作
 五、观复
 六、静笃
 七、虚极
 八、创新思维之道

作者介绍 编辑


not found

防伪码


批次 生成时间 生成者 防伪码数量 开放标志

没有任何记录!

在线试读 上传PDF预览


编辑推荐


多媒体资源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