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高教类- 其他类 |
---|---|
ISBN | 978-7-5618-5820-2 |
开放标志 | |
尺寸 | 169mm×239mm |
字数 | 373千 |
出版社 | 天津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王常柏,刘红霞,邵永同 主编 |
印次 | 第一次 |
版次 | 第一版 |
定价 | 35.00 |
印张 | 17.75 |
包装 | 平装 |
出版日期 | 2017-05-01 |
印刷日期 | 2017-05-01 |
PV | |
Base_PV | |
页数 | 277页 |
购买地址 |
前言
现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知识推陈出新的周期大大缩短,知识爆炸成为这个时代的新特征。与此同时,各种金融创新日新月异,金融产品和金融业态不断涌现,这就对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与其他学科的高等教育相似,在人才培养、专业教育方式方法和课程教学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例如人才培养以高校的理论教育为主,教学主体以教师为主,教学内容强调以知识的传授为主,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陈|日,“填鸭式”“满堂灌”的现象在我国高校中仍很常见。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金融专业毕业生往往综合素质不高,只能胜任某些“螺丝钉”式的工作,他们很难在未来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作出开拓性贡献并脱颖而出。
为克服当前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方法中存在的这些弊端,更好地服务于金融学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金融学专业办学质量,我们必须进一步树立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的现代理念,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本着“为了培养更好的金融人才,通过教育与教学改革,实现预期的培养目标”的探索宗旨,天津商业大学金融学系的老师们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金融人才、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为首要目标,在金融学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推动下,开展了一系列的金融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活动,本书较好地记录了我校教师探究理论、改革实践的足迹,是近年来我校金融学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一次较为集中的展示。
本书共收录了我校主要是金融系教师和研究生的33 篇教学改革论文,共计30 余万字,分别归于“培养模式探索与思考”“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和“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三个部分。这些被收录的论文,体现了教师们广泛的探索兴趣、深入的思维触角,既有个性,也有共性,大体反映了教师们共同的理念与行动,即追求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力争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有效性。这些论文凝聚着教师们和研究生们的汗水与智慧。本书由王常柏、刘红霞、邵永同担任主编,共同负责统稿和修改定稿工作,当然,本书每篇论文的作者对自己所写的内容文责自负。
本书是教育部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编号: TS 11267 )、金融学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项目编号: ZG0026 )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基于能力本位的地方财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编号: DIA120282 )建设改革的成果之一, 也是天津市金融学市级教学团队(负责人:王中华)、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金融学专业(财富管理方向)内涵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 B02-0203 )、天津商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金融学专业内涵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 TJCUZD201412 )和天津商业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项目“互联网教育时代普通高校应用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TJCUZD201426 )的建设成果之一。另外,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大量著作和学术期刊论文,其中主要参考文献在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部分已经列出,在此谨向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 能力水平所限,本书中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读者和同人们不吝赐教。
王常柏
2017 年l 月
目录
第一部分培养模式探索与思考................…….......1
互联网教育时代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
高等教育新常态下金融学专业学生自我营销研究.......................…·12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财富管理人才培养的思考........…..................…22
大学生财富管理参与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一一基于对天津市13 所高校的调研…............….. 31
大学生信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51
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 62
加强我国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分析................................. 69
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推动创新文化建设….................................... 76
应用型金融学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对策研究.................……82
" 十三五”期间我国地方高校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途径研究…........… 92
国内高校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建议.............................. 101
跨学科复合型专业建设研究一一一以互联网金融专业建设为例......... 109
应用型本科金融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118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金融教育的要求及重构….......…........…......... 124
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33
第二部分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143
基于金融岗位就业视域的金融学教学改革研究….................……· 145
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对策建议................................. 152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金融学教学方法探究......................158
新形势下“金融市场学”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167
建立与完善我国信用管理职业教育体系的对策研究一一以美国、英国信用
管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经验为鉴.........................................…· 173
微课在金融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85
证券投资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192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信用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198
跨文化视域下的英语朗读教学理论建构…........…....................... 204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211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 213
案例教学在公司理财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220
基于精品课建设目标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26
案例教学在“ 投资银行学”课程中的应用........…...................... 234
案例教学法在“保险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42
高等学校金融学科课程建设探索一一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 249
金融学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改革探究............................................. 257
普通高校金融学课程中实验教学与改革的探讨··························· 264
互联网金融时代下高校金融学教学的挑战与应对...............................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