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编辑
很多国外的建筑师向我抱怨过中国的设计市场,有说不得赏识的、有说规范化不够的、也有说环境多变的……但我发现,GPT是相对幸运的,虽然我们也经历着他们说到的痛苦,但却能够坚持理想。我想,这应该得益于近几年中国设计市场对设计创意或者品质的更高要求吧。
在国外,建筑师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看到自己的作品被修建起来,在中国,我更是如此。因此,我要求我和同事们注重建筑的成形过程,这就像怀胎十月,要时刻注意细节和把控。再次幸运的是,我们的“孩子”都很“标致”,基本遗传了我们希望看到的东西。
应该说.GPT正朝向介于合作事务所和设计公司之间的一种体制转变,我希望这种体制在保留事务所的个人个性的同时,发挥设计公司的效率和保持对市场的敏感性。我认为建筑设计是一种理性的艺术,艺术(主观的、个性的)和理性(可行的、可被市场接受的)都是不可缺的,没有前者,就没有核心竞争力,而缺乏后者,就会客易刚愎自用,导致运营困难。所以,好的建筑师似乎应该定位于“商业的艺术家”。如果朋友们不同意我的看法,就权当戏言。
本来这本书定名为《GPTxl0》,以纪念我们的十年历程和十个中德的拍档,但我觉得不够有意义。现在改为《GPT2》,是有这样一个含义:GPT不仅仅是指我们GPT设计公司,它还代表和GPT有关联的每个人,也许是和GPT合作的客户,也许是帮助过GPT的良师益友,或者是每一个在GPT的建筑师个体……而“2”则意味着当GPT和它的伙伴合作起来,就不会仅仅是叠加的效果( GPTx2 NO,NO),这种合作将会带来不可计算的“双赢”。因此,GPT2= 应该是GPT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