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出版社内部管理系统
主页
书籍管理
防伪管理
分组管理
图书分组
资源分组
分类管理
新闻管理
资源管理
轮转图片
首页轮转图片
新闻首页图片
新闻栏目图片
图书首页图片
资源首页图片
党建首页图片
首页浮动图片
身份认证
教师身份认证
作者身份认证
申请审核
约稿管理
投稿管理
样书申请
评论审核
问题反馈
注销
后台管理系统
书籍管理
书籍信息
内容编辑
返回
内容
<p> 目录</p><p><br/></p><p> 工业园区是国家或地区为鼓励工业企业及相关机构经营的发展而实行优惠政策的特殊区域。工业园区的形成与发展,在自身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加快了所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此外,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带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工业园区自成立以来,便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p><p> 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后,经过30 多年的建设,各级各类工业园区均已取得显著成效,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主要载体,为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越来越多的工业园区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部分工业园区在园区规划、规模、选址、发展模式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p><p> 本书以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为切人点,以工业园区的相关理论为经纬,通过对我国工业园区在选址、规模和发展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实证分析与规范讨论,尝试用定量方法对工业园区选址问题和规模问题进行研究,尝试从理论层面寻求工业园区的科学定位和模式选择。为此,本书采用了时间序列资料的历史分析、横截面数据的比较分析、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工业园区对城市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书从经济规模、空间规模、济外向度、经济增长力、财税回馈等5 个方面构建了工业园区对城市发展贡献的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此指标体系对我国北京、沈阳、天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广州等9 大城市的国家级和省市级工业园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我国大城市工业园区对城市发展的综合贡献较高,平均贡献度为41. 529毛,其中在城市经济规模、经济外向度和财税回馈方面的贡献较大。国家级工业园区对城市的贡献要高于省市级园区的贡献,平均贡献度约高出14 个百分点。</p><p> 科学的选址是工业园区持续发展的前提。本书根据区位理论和系统理论,从环境状况、资源条件、运输条件、市场状况和弹性工业用地等几方面分析了工业园区选址的影响要素,以此为参考,结合各类工业园区的特点,分析总结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生态工业园区的选址要求,即经济技术开发区选址尽量在港口、公路或铁路附近,尽量依托母城或母城的卫星城,选址周边要求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选址地区要具备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则要尽量依托大城市,靠近高校或研究机构,尽量靠近投资机构,选址地区要有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等;生态工业园区选址地区要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高质量的人文环境,高水平的环境质量。以此为基础,本书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基础条件等4 方面构建了工业园区选址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GAHP 分析法对园区选址方案进行评价,以获得最佳选址方案。最后,以实际案例来印证选址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p><p> 合理的规模是工业园区持续发展的基础。以规模经济理论为依据,建立园区规模优化的理论模型P =E(S) -C(S) ,C(S )和E(S ) 分别表示园区规模扩大所产生的总成本和总收益函数, S 代表工业园区的土地规模。只要P>O ,就是合理的规模扩张。当E’( S)=C'(S)时,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利润最大,此时,工业园区达到最佳的规模。运用此模型,通过对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我国工业园区最佳规模在3 ~ 15 平方公里区间,其峰值位于3 ~ 9 平方公里区间。</p><p> 科学的发展模式是工业园区持续发展的保障。本书首先从外部环境、自身禀赋和地方政府三个方面对工业园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力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结合工业园区的实践案例,把已有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归类为运作主体模式、动力驱动模式和区域拓展模式。最后结合案例着重从发展优势角度对工业园区的三种发展模式即优势主导模式、优势导人模式和优势综合模式进行了分析。</p><p> 根据工业园区对城市发展的贡献,对工业园区选址、规模和发展模式等问题进行深人分析,最后从建立健全园区环境问责制和提升园区的国际化程度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提升其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整合园区资源等来合理调整园区规模;科学选址,促进园区与母城的协调发展;立足园区发展优势,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等几方面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p><p> 本书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p><p> 第一,构建了工业园区对城市发展贡献的指标体系,将工业园区对城市发展的贡献量化。此外,还分别对国家级工业园区和省市级工业园区对城市发展的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p><p> 第二, 以实践案例为基础,分析总结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生态工业园区等不同类型工业园区的选址要求。构建了工业园区选址的层次结构指标体系,并运用GAHP 分析法对选址方案进行评析,使得工业园区的选址方法更加可行和科学。</p><p> 第三,以规模经济基本理论为依据,构建工业园区合理规模的理论模型,通过定量分析方法,结合我国工业园区地均产出的实际,分析得出工业园区的合理规模区间为3 ~ 15 平方公里。</p><p> 第四,已有关于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研究大都是从园区发展过程和技资角度来研究的,从发展优势的角度对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在对大量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进行归类,总结各类发展模式的特点。</p><p> 本书由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p><p><br/></p>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