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出版社内部管理系统
主页
书籍管理
防伪管理
分组管理
图书分组
资源分组
分类管理
新闻管理
资源管理
轮转图片
首页轮转图片
新闻首页图片
新闻栏目图片
图书首页图片
资源首页图片
党建首页图片
首页浮动图片
身份认证
教师身份认证
作者身份认证
申请审核
约稿管理
投稿管理
样书申请
评论审核
问题反馈
注销
后台管理系统
书籍管理
书籍信息
内容编辑
返回
内容
中国是个拥有伟大人文传统的国家。在古代,国家意识形态是通过人文教育为媒介传给接受教育者,并且一代代传承下去。中国的人文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如果没有这样一个长期稳定的人文教育机制,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要穿越几千年的外祸、内乱、分裂、暴政而流传于今,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语言文学正是人文传统中最为基础、最为感性、最贴近审美情感的部分,也是与我们民族的日常生活最为贴近的部分。人文教育应从语言文学教育开始,这是由长时期的教育实践所总结出来的规律。五四以来,中国的社会发展逐渐与世界接轨,西方新思想新文化传人中国,以“人”为叙事核心的文学引起了中国读者的关注,并产生深远的影响。20世纪的中国学生大都是在中西文学的传统下接受教育,并开始认识人生之路的。即使在全球性的日本动漫、电脑游戏、传媒明星泛滥成灾的当下文化生活中,我们的儿童出版物里,占着极大优势的仍然是中外文学名著的普及本和改写本。人文教育应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必备的基础课程,而大学语文则是人文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没有了应试教育的压力,受到了系统的专业知识的教育,但是未来的社会竞争机制仍然严峻地摆在青年学生的面前。大学的培养目标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培养创造型的人才,要求学生拥有更充沛的人文情怀,更丰厚的人文科学知识,更远大的学术视野和人生追求,且具有青春时代特有的人格魅力,并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高度结合,成为新型的杰出人才。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