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出版社内部管理系统
主页
书籍管理
防伪管理
分组管理
图书分组
资源分组
分类管理
新闻管理
资源管理
轮转图片
首页轮转图片
新闻首页图片
新闻栏目图片
图书首页图片
资源首页图片
党建首页图片
首页浮动图片
身份认证
教师身份认证
作者身份认证
申请审核
约稿管理
投稿管理
样书申请
评论审核
问题反馈
注销
后台管理系统
书籍管理
书籍信息
内容编辑
返回
内容
四川龙门山,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4秒,里氏8.0级大地震猝然爆发,整个亚欧大陆为之颤抖。大地震形成了300多公里长的断裂带,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地震中遇难69 227人,受伤374 643人,失踪17 923人,直接经济损失8 451亿元……大地震冲击渡过后,这块被重灾洗劫的土地,山河毁容,满目疮痍。然而,这更是一块不屈的土地,在重生与复苏的进程中蕴积以深沉的力量,生命在这里显现出非凡的顽强与坚韧。<br/> 《汶川大地震冲击波》记述和写照的正是这样一种感人的生命景象与力量:一位普通的女护士在地震现场日夜救护危难者50余天,其间目击废墟下生命的熬煎和与死神的顽强抗争,同时不得不屡屡直面、触模残忍冰冷的死亡,由此走过了让她刻骨铭心的历程;一名曾无数次用镜头摄录羌族风貌的摄影记者,跟随第一批救援部队奔赴灾区,聚焦一幅幅令人过目不忘的灾难写真和重撞心扉的底片故事;一个在外地务工、地震后赶往家乡救援的山里人,自告奋勇背运药品进山,被滚石击中负重伤后,咬紧牙关,继续背着救命的药品在海拔1 800多米的崎岖山路上艰难地匍匐前行;一家私人诊所的主人在大地震发生后倾其所有,带领全体员工夜以继日地免费救治伤员……就是这样一些平凡的人,平日里,埋头做事,默默无闻;也正是这样一些不平凡的人,在灾难面前,做出了感人的壮举!《汶川大地震冲击波》见证了一颗颗朴实、善良而勇敢的心。<br/> 大地震给人带来的痛,是痛彻毕生的。曾有这样形象且真切的比喻: “巨灾后的幸存者,像是树被猛然拔起,即使再落土,也不是原来的那片土了。把错位的根须重新在新土里安置,再扎根,树需要应付各种各样的敏感反应。家园的修复和重建是相对简单的,而失去亲人的疼痛和失去原有生活环境的疼痛,却是更深一层的,有可能伴随人的一生,影响其后来很长时间的生活轨迹。”《汶川大地震冲击波》翔实、细腻地记述了巨灾带给人们生活和心灵的无情摧残与撞击,书中对具有借鉴意义和价值的人们精神世界康复之路的写照,对亟待重视、探讨和研究的关于灾难后效应诸多重大课题的关注和思考,有着启迪与教益,不啻为人类应对灾变的心灵读本。<br/> 心灵的创伤要靠时光岁月的理疗,更待亲情的抚慰。天灾如飓风扫过大地,事实上,尘埃落定时,人们往往发现他们在世上唯一的财产,就是亲情了。在本书中,这种亲情不仅体现为家族血脉间的相互支撑和延续,更放大并深化为不分国别、地区、种族和文化背景的无疆大爱。现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救助、情暖人心的心理疏导;异国他乡纷至沓来的救援志愿者和四面八方汇集灾区的急救物资;灾后兄弟省、市倾力相助的对口援建……在大地震冲击波后,物质重建、文化重兴、社会重构,灾后康复之路上的每一个足印都是亲情与大爱的写真,饱含亲情的真爱之花绽放出人性温暖的光辉。<br/> 《汶川大地震冲击波》还带给我们什么呢?是对巨灾研究的新认识,是从世纪之殇中获得的惨痛经验教训和减灾启示。<br/> 汶川所在的川西地区历来是地震多发的地带,地震非常频繁,总的数量和东部地区发生地震的比例大概为9:1。整个西部地区是南北向山脉的集中区,能够划分出7个地震活跃带,一直是科学家们最为关注的地带,也是中国地震局重点观测的地区。<br/> 2008年汶川地震后,在温家宝总理的指示下,组建了30多人参加的“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我作为委员会的负责人,组织、开展了相关的一系列工作。除了对“5.12“震灾之后各项具体工作的处理和安排,更有对未来防震减灾问题的考虑和规划。其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对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和济南六大城市进行考察。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大量涌现。一些城市以摩天大楼来展现城市形象和经济实力,实则为城市发展带来一系列隐患。不言而喻,建筑物越高,抗震能力越差,发生地震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就越大,对震后的快速抢险救援也造成极大困难。高层建筑物间的活动空间相对减少,致使社区避险能力也相对降低。地震灾害成为城市高层建筑的一大安全隐患。试想,如果像汶川这样的大地震发生在高楼林立、人口高度密集的大城市,尤其是国际化的大都市,那么有效的救援几乎无法实施,损失将难以估量。所以,汶川大地震让我们在警醒要以坚固的建筑物抵御地震的同时,也要特别重视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科学规划。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城市,一般采取比较理智的态度:尽量减少摩天大楼的建设,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恰恰相反。出于防灾减灾、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当今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要特别警惕盲目建造高楼的倾向。新建高层建筑,必须在规划之初就要进行科学论证,应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化进程。<br/> 再就是对巨灾的应对。中国的各种灾害非常多,像汶川大地震,大面积雨雪、洪涝、干旱等这样的巨灾,应对起来非常复杂,需要多部门之间的合作才能应对。于是,早在2007年9月,国务院就决定联合与各种灾害密切相关的七个部委(即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农业部、水利部、海洋局、林业局、国土资源部)加上建设部,一共八个单位,成立了一个相关的工作组,围绕如何应对国家重大灾害进行研究,在国家层面组织研究“巨灾问题”,共同研究重大灾害的应对策略。<br/> 对于“巨灾”的界定,八个部门大致达成统一意见,就是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的灾害就可以归于“巨灾”。<br/> 在灾难的研究方面,我们首先引入了“灾害链”的概念,有些灾种之间有密切联系,我们初步确立了需要认真研究的三个“灾害链”。第一个是台风一暴雨一滑坡~水灾,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第二个是旱灾一火灾一农业、林业灾害和人畜饮水,干旱与洪涝往往按区域分布,也是研究重点;第三个是地震一城市(建筑、交通、市政设施、人口)等。这三个灾难链集中了对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安全影响重大的灾害种类。我们想以这三个灾害链为研究目标,突破目前单一部门研究单一灾害的局限。现在,我们基本把自1 900年以来的亚洲巨大灾害整理出来了,作为分析界定灾害级别的基础。关于灾害的分级、分类等相关问题,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br/> 我们国家目前非常重视对灾害,特别是巨灾的研究,但政府各个专门研究部门力量还比较薄弱,国家层面的巨灾研究中心还在起步阶段,伤亡惨重的汶川地震对我国地震科学界造成很大震动,对地震科学界的确不失为一个巨大的冲击波,围绕汶川地震的各种探讨、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其中关于地震预报是争议最大的问题。<br/> 巨大地震的预报目前的确是世界性难题,其最难点,就是所研究对象的不可入性。一般来说,地震发生在地层下10公里上下的位置,这种深度是人类目前无法观察到的。对象的不可入性,使地震科学的研究对象、实体进入无法通过实验得到准确的结论。可以说,全球都在关注震源问题,各国都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提出了不同的研究重心,即在一段时间内朝着某一方向努力,但大多是在一段时间后由于没有明确的进展,甚至转向其他领域,而放弃了地震研究。<br/>由于地震研究对象的不可入性和复杂性,科学家们往往最终走向了还原论思想,把地震问题分解成力学、热学等单一的领域,甚至分解成单一的问题。然而,地震是一个复杂的综合问题,还原论的方式很难对其进行相对完整的解释。要想真正解决地震问题,就必须把地震当成一个整体,进行多方探讨。<br/> 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工作了5个月,任务完成后人员返回原单位,但总理指示我们还要继续从事地震研究。于是,在这个专家委员会的基础上, “973”项目“汶川地震发生机理及其大区动力环境研究”正式立项,参与项目的人员在原专家委员会30人的基础上,增至70余人。“汶川地震发生机理及其大区动力环境研究”是目前最大、最全面的针对地震展开的基础研究项目,所提出的“汶川地震发生机理及其大区动力环境研究”,即有可能体现这样一种“多方探讨”的思想。我年纪大了,本来不想再接手大项目,但2008年汶川大地震使我深感身上的责任和所肩负的压力。<br/> 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打好基础。汶川地震未能预报出来,但不能因为地震目前报不出来,就判定以后也报不出来。任何科学探索和进步都会有一个过程,地震预报和研究工作也会有一个过程——一个从不清晰到清晰的过程。我坚信地褒预报是可以实现的,但可能要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针对不同类型的地震,逐步、分别地取得预报成就。所以说,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从某种程度上说,《汶川大地震冲击波》对我们也是深刻的鞭策。<br/> 灾难发生了,有很多东西虽然残酷,但我们希望不要遗忘。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