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出版社内部管理系统
主页
书籍管理
防伪管理
分组管理
图书分组
资源分组
分类管理
新闻管理
资源管理
轮转图片
首页轮转图片
新闻首页图片
新闻栏目图片
图书首页图片
资源首页图片
党建首页图片
首页浮动图片
身份认证
教师身份认证
作者身份认证
申请审核
约稿管理
投稿管理
样书申请
评论审核
问题反馈
注销
后台管理系统
书籍管理
书籍信息
内容编辑
返回
内容
这是一本很朴实而又很别开生面的文集,它收录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图书馆馆长刘志雄先生在文博领域的部分文稿,也收录了他的朋友们对他的怀念篇章。《建筑创作》杂志社金磊主编在2008年3月刘志雄去世后,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刘志雄先生,每每提到都列数刘志雄在文博基础资料研究及整理上的诸多贡献。这使我回忆起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院庆七十周年展览,在四川“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活动,在扬州大运河历史文化展诸活动中他的身影。我欣赏志雄先生之博雅,也由衷欣赏他的朋友们的怀念篇章——我们这个素有文人雅集传统的国度,文士的博雅,文士与朋辈的以文会友、以文寄情,总是令人神往的。过去的魏晋名士们或盛唐诗人们常有这样的交往,而如今,这样的交往重现于一位英年早逝的普通知识分子和他的学友及朋友之间,我觉得这是真正值得称道的中国式的文化氛围及情谊。<br/> 志雄先生早年曾在内蒙古地质部门工作,以后近三十年在文博系统工作,先后供职于国家文物局直属的文物出版社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图书馆,是资深编辑和文献整理、考证方面的专家。他在工作中成绩突出,如引进现代图书馆文献资料分类理念,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图书馆(原中国文物研究所资料信息中心)基本形成了信息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而更大的贡献,则是由此完成了国家级文献资料机构向“面向社会、资料共享”全新理念的转变。近几年由《建筑创作》杂志社等单位联合推出的许多重要图书,如《蓟县独乐寺》、《义县奉国寺》等,之所以取得重大成果,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志雄先生在文献资料方面的早期搜集、整理工作。<br/>志雄先生之所以能够在貌似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并赢得广泛的敬重,缘于他的学识渊博,缘于他为人诚恳而不失风雅,更缘于他对文博事业的热爱与责任感。这一点,从他留下的文稿中,我们可以大致领略一二。在这些考古成果介绍、建筑历史研究和书画鉴赏等篇章中,志雄先生不仅展示了他的博学和文采,更发散着中国传统文化浓郁的诗画意境以及他对这种意境的无限眷恋。我想,假如我们文博战线的职工都有像志雄先生这般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充满的爱,都愿意在工作之余将这种爱意跃然纸上,奋笔耕耘,我们的事业将会更加充满活力和希望。<br/> 志雄先生的工作是踏实到近于默默无闻的,而他甘于寂寞的工作却是具有开创性的。他像他一生眷恋的北京东四街道一样朴质无华,也像东四街道一样在质朴的表象下有着不寻常的厚重的文化积淀。他与《建筑创作》杂志社一行组成的建筑文化考察组,不仅自2006年起坚持了田野新考察,更不断创新探索了田野考察的成果,不仅及时发表新文体的建筑考察报告,还推出系列丛书“田野新考察报告”,填补了中国建筑考察及古建测绘成果系统整理出版的空白。我由衷地欣赏过去由无数个单位自发组成的文化遗产NGO研究团队。<br/> 愿以这篇短文告慰已离开我们两年之久的志雄先生,愿有更多的文博学者及员工像志雄先生一样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奉献出光和热。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