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高教类- 职教理论、研究、规范及标准 |
---|---|
ISBN | 978-7-5618-7861-3 |
开放标志 | |
尺寸 | 正16 |
字数 | 205 |
出版社 | 天津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李清彬 |
印次 | 1印 |
版次 | 1版 |
定价 | 36.00 |
印张 | 10.75 |
包装 | 平装 |
出版日期 | 2024-11-01 |
印刷日期 | 2024-11-01 |
PV | |
Base_PV | |
页数 | 172 |
购买地址 |
本书以国学中蕴含的育人思想为主线,对国学的定行深刻解析,并结合高职院校论述学的重要意义。主要从六个章行讲授,从典诗词、名言名句、典著作、历史典故中分析蕴含的重要价值。大学生国学读本作为国学知识的重要载体,为大学生提供了深入学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通过阅读和学读本,大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这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读本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和伦理观念,如儒家的“仁爱”、“诚信”、“礼仪”等。这些道德观念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塑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读本,大学生可以汲取这些道德智慧,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章认识国学
节国学的基本概念
一、国学的定义
二、国学的发展历程
三、国学与传统文化
二节国学的重要价值
一、国学的价值
二、国学在育人实践中的作用
三、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章新时代下国学融入高职院校育人实践的内涵
节国学为高职院校育人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强化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教育
二、利用传统典健全大学生道德人格
三、应对快餐文化带来的思想挑战
二节国学为高职院校育人工作提供丰富内容
一、“少年强则国强”蕴含的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孕育的核心价值观
三、凿壁借光、焚膏继晷的奋发求学精神
四、“修学好,实事求是”的脚踏实地精神
三章十年树木,树人一从典诗词、名言看国学的育人思想048
节典诗词蕴含的人生道理
一、节义
二、爱国
三、征战
四、荣辱毁誉
二节引据典:文名句蕴含的修身理政治国思想
一、初心使命
二、治国理政
三、人民
四、立德修身
五、创新奋斗
三节思想启迪:中国典诗词与名言的德育价值
一、中国典诗词与名言德育价值的内在逻辑
二、中国典诗词与名言德育价值的主要意蕴
三、中国典诗词与名言德育价值的当代实现
四章国学典著作中蕴含的价值意蕴
节国学典的代表作品
一、《论语》
二、〈道德》
二节国学典著作中的意蕴
一、中国代典籍中的哲学思想与精神智慧
二、中国代典籍中的文学意蕴
五章从国学中的历史典故看深刻的哲学道理
节历史镜鉴:典故中的道德伦理观照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千年积淀的精神瑰宝
二、多元道德观念的碰撞与融合一一思想激荡下的伦理智慧
三、家风家训的影响力一薪火相传的家庭教育智慧
二节智谋春秋:战略决策与哲学智慧
一、博弈论在历史战略中的应用一一解读人智慧的新视角
二、中国历时间与空间的权衡一时空策略在战略决策中的运用135
三、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历史长河中的策略与德行并重
三节人生启示:历史人物言行的哲学诠释
一、命运与选择的辩证关系-一历史长河中的抉择智慧
二、面对逆境的韧性与勇气一一历练中成长的智慧之光
三、内圣外王之道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探索143
六章传统国学的应用
节大学生志气与信念的培养
一、大学生为什么要立志
二、志气的滋养
三、理想信念的基本含义
四、培养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二节大学生家国怀的培养
一、家国怀
二、家与孝
三、家与国
三节大学生操的陶冶与性灵的滋养一、儒家:礼乐修心
二、道家:道合天心
三、培养大学生的气韵
四节大学生如何造就风骨
一、风骨的含义及表现
二、传统国学文化中的风骨三、造就风骨与时代精神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