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编辑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一改过去文博期刊过于执重的模式,用创意设计的新范式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建筑艺术精华的一个个侧面。一座建筑就是一座宝藏,它凝聚着人类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深邃的人性追求,在为人类提供栖身之所时,更为世界创造着精神寄托的家园。正如该刊总编金磊所言,无论建筑遗产是沉睡的或是破碎的,它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永恒佳作,杂志同人都将倾力关注并传播。
我认为,当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不仅要靠经济实力,更依赖于世界发展潮流融合下的文化软实力。保护、研究、传承建筑文化遗产不单是发展建筑历史研究与当代设计创作的需要,更符合构建完整的国家与民族大文化体系的迫切要求。所以,国家文物局有责任和义务去扶植这个集专业学术研究、公众文化启蒙及传播并重的刊物平台,希望它成为联结中外文博界、建筑界、艺术设计界及至公众的纽带和桥梁,更期望它能为传承并发展建筑文化遗产提供公正的话语权。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除了上述鲜明的服务行业内外的新办刊宗旨外,我还赞赏他们独特的办刊方针、机构设置与精悍的编辑团队。从业内熟悉的建筑文化考察组、天津大学出版社到宝佳集团中国建筑传播中心等单位,都体现了文化自觉及社会责任感,都彰显了出版者促进书刊业态转型的决心。我以为正是靠编撰者们的这种社会责任感,培育了对中国建筑挚爱的既可仰望天空又能脚踏实地的建筑编辑家园。
为了诸多远去的回望,为了在镌刻建筑历史中留有并寻找过往的痕迹,我尤其倡导文博界与建筑界要思路交叉,要视野共通,要展开跨文化对话,更期望专业媒体在传播中更多一份历史使命感。这样,我们的城市与建筑就能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旗下,在一系列决策、规划、设计、建设及所有的环节中少些随意性,多些谨慎及科学性。这里特别要处理好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在研究并传播中国建筑自身文化遗产时,不断选择视角以开启认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窗口。
图书目录
编辑
独树一帜的中国建筑/1
北朝后期建筑风格演变特点初探/12
实现原生环境保护的生态博物馆(一)/24
刍议“中国固有式建筑”的文化意义/36
夭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实践与前瞻/52
中国古典园林与传统哲理/60
清代皇家园林赏析——避暑山庄康乾七十二景拾遗/70
中山陵祭堂孙中山像基座浮雕正名/78
束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庙山建筑的形制与复原/82
朝鲜半岛古代建筑发展之今日反照/98
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从首钢谈起/106
天津近代工业遗产与创意城市/116
张锦秋大师——用智慧砌筑古都新韵/126
中国营造学社先贤朱启钤概述/136
意大利建筑遗产保护的三个杰出人物/150
重道图新——著名建筑历史学家王其亨教授访谈/158
潮南新宁古建考察纪行(一)/172
有关中国大遗址保护规划的几点随想/186
《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干世界”》出版座谈会侧记/188
张铸百年——告诉中国建筑师的新启示/200
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工作大事迹/206
五十四年的变迁/212
ICCROM致力保护世界文化遗产/219
简评《中华世纪坛纪念文化先贤活动》/224
伦敦设计博物馆/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