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出版社内部管理系统
主页
书籍管理
防伪管理
分组管理
图书分组
资源分组
分类管理
新闻管理
资源管理
轮转图片
首页轮转图片
新闻首页图片
新闻栏目图片
图书首页图片
资源首页图片
党建首页图片
首页浮动图片
身份认证
教师身份认证
作者身份认证
申请审核
约稿管理
投稿管理
样书申请
评论审核
问题反馈
注销
后台管理系统
书籍管理
书籍信息
内容编辑
返回
内容
<p> 城市化加速推进以及市民需求急速提升,对城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效能提出更高要求。如何提供契合市民需求的高效、优质公共服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由于关系到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城市的和谐发展,需要对公共服务供给理论和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探索。</p><p> 公共服务供给理论和实践是动态变化的,由政府单一集中供给到市场供给社会自主供给再到多元主体合作网络供给是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演变的基本逻辑或轨迹。传统公共服务供给理论认为, 由于公共服务或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企业难以获得收益而不愿意参与,主要由政府集中提供。学者指出,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导致消费者“免费搭便车”现象难以避免,政府是公共产品的最优提供者。可是,由于垄断、自利性及财力有限等因素,经常导致政府出现失灵现象,人们对政府单一集中供给模式逐渐提出质疑。为克服政府失灵,学者指出应打破政府独家垄断供给,通过在政府内部引进竞争机制或通过市场化途径允许其他主体参与供给,利用市场高效配置资源,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20 世纪70 年代之后,西方国家在福利制度改革中陆续突破政府单一供给模式,实现了市场化改革和创新。政府通过合同承包、凭单等形式把供给职责委托给私人企业。由于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实现了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合作,不仅减轻了政府负担,也提高了供给效能。但是由于市场主体自利性动机经常导致公共性缺失、私人垄断以及与政府合作中出现合谋或者腐败等,“市场失灵”现象突显。为克服政府供给和市场供给的双重失灵,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仍面临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公共服务社会供给成为人们的期待。公共服务社会供给主要包括第三部门供给、社区供给和自愿供给等。伴随着公民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提升以及公民社会的崛起,尤其是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社会供给逐渐发展到与政府供给和市场供给平分秋色的地位,并在公共服务特定领域发挥独特作用,弥补了政府和市场供给的不足,实现了公平和效率的平衡。但是社会组织供给也存在资金不足、服务对象狭隘以及官僚作风等弊端,经常导致公共服务供给发生偏离志愿机制的“志愿失灵”现象。由于政府、市场、社会供给中任何单一主体及其线性服务供给均有失灵现象,为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各自功能优势的合力,弥补各自的缺陷,多元主体合作供给模式孕育而生。伴随第三方治理、整体型政府冯公民社会发展等一系列社会变革,也推进了公共服务多元合作供给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形成和发展。根据公共服务不同特性,政府突破自身单一供给模式,与其他多元主体形成多样化伙伴关系,建立多层次合作网络体系。比如政府与企业的PPP 模式、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等。但是由于政府、市场、社会是多元、异质的参与主体,在公共服务合作供给e 过程中受到多重因素的复杂影响,导致整体合作效能并不理想。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提升合作层次以实现整体效能,而协同论、网络治理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广泛运用,公民参与能力的提升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等, 进一步推动了合作供给体系向追求协同效能的方向发展。</p><p> 本书将协同学理论、网络治理理论等应用到公共服务供给领域,针对我国城市公共服务面临的供给困境,研究多元协同网络体系的运行和发展, 以追求公共服务整体倍增的协同效应。基于这一目标,本书的具体研究内容安排如下。</p><p> 第一部分(第l 章和第2 章) : 指出从协同网络视角切入的研究对公共物品、网络治理等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以及对城市社会稳定与繁荣发展的现实贡献。通过公共服务合作网络的发展脉络、公共服务合作网络的治理绩效等方面的文献回顾,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合作服务领域已经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本研究视角的前瞻性。以系统理论作为分析协同供给的逻辑起点, 以协同学理论分析合作供给动力系统,以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奠定协同关系结构,以网络治理理论构建协同供给运行机制,从而为多元协同网络视角下城市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命题的提出和相关供给体系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p><p> 第二部分(第3 章和第4 章) : 通过对养老服务领域多元合作供给实践的案例介绍, 分析多元合作供给的运行机理和运行机制,探究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元主体的角色定位以及多元合作过程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正是由于多元合作供给并未达到有效供给,需要多元主体提升合作层次,达到高层次协同合作程度,为建构协同供给体系埋下伏笔。基于历史演变角度分析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演变逻辑,全面认知各参与主体的历史作用, 从而推演出协同网络供给模式是供给体系发展的必然方向。那么,哪些要素驱动参与主体产生协同动机和协同意愿?根据复杂系统理论以及协同学原理,本书认为协同供给的形成主要受到供需失衡这一外部因素的驱动作用,但是外部驱动因素需要通过内部因素才能发挥重要作用,本书认为利益获取动机是推动多元主体产生协同意愿的主要内部驱动力。</p><p> 第三部分(第5 章、第6 章和第7 章) :由于城市公共服务协同网络供给模式的形成并不表示必然能产生协同效应, 或者说协同效应不会自动涌现,那么如何获取整体倍增的协同效应?利用协同学理论分析协同供给实现的影响要素和作用机理,井利用结构功能主义相关理论考察和分析政府内部结构、政府与外部多元主体间的关系结构,以理清协同供给实现的现实结构制约。既然在追求协同效应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现实结构性因素的制约,这就需要我们寻找突破结构性制约的路径。本部分主要从促进公共价值共识、提升城市政府协同能力以及发展多元主体问良性关系等角度,奠定城市公共服务协同网络供给实现的结构性基础。</p><p> 第四部分(第8 章) : 在公平与效率原则基础上,构建由运行机制和辅助机制组成的协同实现机制。协同运行机制包括协同需求表达机制、协同决策机制、协同生产机制等。协同需求表达机制使各供给主体准确把握市民需求信息,为协同决策奠定必要的需求信息基础; 协同决策机制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协同生产机制提升整体生产效能、控制系统运行风险,使协同网络具备应对新需求和可重构的能力。协同辅助机制包括激励机制、问贵机制、信息共享机制、信任机制等。激励机制通过激励各供给主体的行为,保障相互间的互动同步;问责机制通过反向激励促进多元主体的有序协作; 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实现信息在各供给主体间的有效传递,促进供给过程有序衔接;信任机制促进各供给主体问信任关系的形成和发展,降低协同网络运行的关系风险。协同运行机制与协同辅助机制相互嵌套、有机联结,共同促进整个服务供给网络的协同旋进。</p><p> 第五部分(第9 章) : 城市公共服务协同网络供给不仅需要协同主体的积极参与、协同供给实现的体制结构奠定、协同供给流程的重组和机制体系构建,还需要协同过程的法制规范、协同运行管理平台的支撑。法律法规方面主要从电子政务法规、公共服务协同主体组织法、公共服务协同流程法等方面进行建构。协同运行管理平台主要健全和完善需求信息咨询提供、多元供给主体整合、公共服务项目对接、资源共享等功能。通过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管理平台建设等为协同网络有效运行和协同效能实现提供法制基础和平台支撑。</p><p> 本书研究的重点是各供给主体走向协同的动力源与驱动机理、协同供给的结构基础和运行机制。通过分析各供给主体走向协同的动力,明晰协同供给形成的必然性; 基于协同效应获取的影响因素分析,奠定协同服务运行的宏观结构基础,构建有机统一、交叠嵌套的微观实现机制。本书研究的难点是国内外对于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资料浩如烟海,但从协同网络视角研究城市公共服务问题,特别是在政府内多部门间、城市政府与各层级政府间、城市政府与政府外多元主体间建立复杂协同网络的研究专著和论文不多, 给本研究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p><p> 本书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系统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等。其中,系统分析方法要求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从整体与部分、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中认识和把握问题实质。协同供给问题适合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来研究,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系统包括城市政府内部各部门组成的微观子系统、城市政府与其他层级政府形成的中观子系统以及城市政府与社会组织、企业组织、市民组成的宏观子系统,这些共同构成了复杂的大系统, 任何供给主体或子系统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供给系统的效能。其次,通过对城市公共服务与合作供给等国内外文献研究的梳理,把握目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实践发展方向,总结城市公共服务协同网络供给的研究进展,寻求研究切入点井构建本书的研究框架。最后,本研究立足于通过数据说明问题,在研究中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数据库、世界银行数据库等,力图以定量研究作为定性研究的补充。</p><p> 本书针对我国城市公共服务协同网络供给研究,涉及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既有理论的探索也有实践的开拓,既有时代的必要性又有现实的复杂性。在吸收国外本领域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当前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具体国情,从更高合作层次的协同网络视角进行研究,不仅丰富和完善了公共服务供给理论、协同论、网络治理理论等,也为解决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困境、实现有效供给提供了新视角和新路径。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主要引用发端于自然科学的协同学理论和近年来兴起的网络治理理论来分析解决协同供给困境,具有一定独特性</p><p>和前瞻性;在研究内容上,阐述了城市公共服务各供给主体走向协同供给的动力机制,构建了有机统一、相互嵌套的城市公共服务协同供给机制,分析了协同网络运行的结构基础,搭建了多元协同网络运行的管理平台等,为各个城市政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体系奠定了基础。</p><p> 由于笔者自身研究视野的局限、研究能力的薄弱以及定量工具运用的不熟练,导致本书的不足之处也明显,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针对城市总体供给情况的量化指标不足。由于政府的公共服务数据统计主要针对全国的情况,针对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情况的数据分散且不完备,一些咨询机构和科研机构(比如零点咨询集团、中国社科院)的调查等虽提供了较多关于城市层次的服务数据,但仍相对有限,这给统计带来了困难,导致城市公共服务细化数据分析方面不足,也影响了对问题分析的细致程度。其次,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实践环节薄弱。城市公共服务的协同供给涉及政府内外不同主体间的竞争、合作与协调问题,这些不同主体参与协同供给的动力机制不同,协同主体的地位、协同服务的内容存在差异,促进协同的手段和方式也不同,这种协同主体的多元化和协同关系的复杂性,一方面给理论研究带来了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实践环节的相对薄弱,这使得本书研究只能通过更为深入且细致化的分析予以弥补。另外,有关国内公共服务合作供给的案例林林总总,涉及的内容也较为庞杂,我们最终确定合作供给实践案例的进选原则是以我国运用合作供给模式较早且具有典型意义为主要出发点,所以选择了养老服务领域的政府购买模式作为合作案例。需要说明的是案例选择与评价如何,只能代表笔者的观点和立场,与官方认定无关,也与案例本身的价值高低无关。</p><p> 希望以后能通过自身和相关学者对公共服务合作供给实践的深入研究加以丰富。本书的编撰工作共历时两年,积极动员了多位专业工作者共襄其事,最后成书。书中倘有值得圈点之处,应该是笔者和所有指导者专业水准和辛勤付出的结果。关于本书的风格,我们力图追求章节式的系统论述,同时也尽量贴近现实实践,希望对从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研究者以及实业者有所启发。本书在编撰过程中不仅得到孙佳、张惟英、张家安等多位专家的指导,也得到李增田、关兴丽、薛立强等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还有陶志梅、刘迎良、周惠萍、马英、王瑞文、闰乃权、刘文花、廖青虎、房金秋、何延岩等多位同仁的指正赐教,舍此,则本书难以问世。对此,在这里一并感谢!</p><p><br/></p>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