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出版社内部管理系统
主页
书籍管理
防伪管理
分组管理
图书分组
资源分组
分类管理
新闻管理
资源管理
轮转图片
首页轮转图片
新闻首页图片
新闻栏目图片
图书首页图片
资源首页图片
党建首页图片
首页浮动图片
身份认证
教师身份认证
作者身份认证
申请审核
约稿管理
投稿管理
样书申请
评论审核
问题反馈
注销
后台管理系统
书籍管理
书籍信息
内容编辑
返回
内容
<p> 前言</p><p><br/></p><p> 最近,引力波的发现,为人类开启了一扇新的探究宙的窗,引起人们对于宇窗生成的起点的兴趣。任何一个事物,它从何而来,如何诞生,总会成为人们兴趣的焦点,从而带来对于它的探究。因为,一个起点,带有全部的生命密码,解析清楚起点,可以了解昨天从哪来,破解今天的许多为什么,展望明天向哪去。北洋大学是我国现代大学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科学文化的起点,同样是中国现代大学特色文化和精神追求的起点,对于这个起点的研究,同样关乎我国高等教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也是我们-长期持续进行北洋大学校史研究的原因。</p><p> 三十多年来,对于北洋大学的研究,我们陆续取得了一批编研成果,有编史修志的《北洋大学一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第二卷,《天津大学志· 综合卷》;有经验总结性质的“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百年办学回顾丛书”四卷;有从文化视间进行研究的成果《文化记忆》《实事求是日新又新一一一天津大学文化研究》;有从问题角度研究的“学府”系列,其中已经出版的有《学府史论》《学府典章》和《学府探睛》三部。《学府史论》是校史研究刚刚开始时一些问题</p><p>讨论,对于当时在全国高校开展的校史研究具有指导意义,虽然时过境迁,但是某些问题的分析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参考价值。《学府典章》撰写时正值教育部组织大学治理和大学章程的制定,该成果从大学章程的角度,针对制度建设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的“先立典章,后建大学”</p><p>匾’的中国大学范式;“中体西用”“西学体用”“中西竞择”的现代大学创建的三种模式;兴学强国的精神是中国大学精神的元始等观点,是具有创新性的学术研究成果,对于大学治理和大学章程的制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学府探醺》主要是对于从台湾收集到的资料的解读和提供,填补了多年来北洋大学历史研究的资料空白,这些资料有待进行深入解读。“学府”系列还有两本书处于编写的“进行时”,一本是已经成稿的《学府史集》,另一本是关于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研究,暂且拟名为《学府秋搬》。</p><p> 《学府史集》是一本北洋大学初创时期的研究论文集。编写这本书有两个背景: 一是在以往的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关于北洋大学初创时期的研究文章,使得这本书的编写有了文字基础;二是2015 年11 月,国务院正式下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认真总结经验,加强系统谋划,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推进机制,坚持久久为功,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这就使得《学府史集》这本论文集的出版具有了现实意义。</p><p> 北洋大学是我国近代建立的第一所具有现代教育性质的大学。盛宣怀和丁家立在计划建立北洋大学的方案时,就是以当时的世界一流大学一一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为蓝本,草拟了北洋大学的办学章程和学科设置。在学校名称为北洋大学的那段时期,学校始终以世界一流大学为标准,成为中国办学质量最好的大学,并且得到了世界评价机构的认可。显而易见,在我们再次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今天,回顾北洋大学的办学历史和曾经起步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起点和成绩,分析和总结办学经验,反思不同阶段的战略举措的得失,对于今天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所定位的时间阶段,是国立北洋大学初创时期的研究,而不是自北洋大学到天津大学120 年历史的研究,着重分析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诞生的基因密码,解读基因图谱中所携带的信息,寻找为什么会诞生、以什么形式诞生、诞生的内涵,其精神追求、文化特质、办学水平和特色以及创办者的个人品质和素养等带有起源性质和办学要素的问题。</p><p> 本书有两部分研究者的文章,一部分是本校研究者,收录了少量文章,反映出我们研究的成果和阐明我们的研究观点;更多的是校外研究者的文章,希望从第三者的研究视角,反映天津大学之外的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从多视角来认识中国高等教育的起点。因此,这本书的名称也</p><p>可以叫作“第三只眼看北洋大学”。一个事物,从单一的角度去认识,很难把握它的全貌。尤其是对于我们今天有着上百年时光的历史,经过社会变革的万花筒折射出的北洋大学,如何正确认识其初创时的面貌,是不能够缺少多视角研究的。研究群体不同,研究视角多样,研究方法有差</p><p>异,所取得的成果必然有所不同。我们对此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不强求研究观点和结论都与我们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而是将不同之处留给读者去思考、辨别。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我想这对于清晰地认识历史,可能同样适用。</p><p> 本书的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北洋大学办学历史和经验的总结、分析,另一方面是关于北洋大学创始人的研究。研究角度多样化,有从第一所大学历史定位辨析的,有从学科设置分析的,有从制度建设比较的,有从精神文化解读的。研究的虽然是北洋大学的个案,但是对</p><p>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却具有普遍意义。本书收录了刘海峰教授、张亚群教授等教育史研究专家的言论和文章,也收录了李喜所、夏东元等著名历史学家的文章,同时节选了一些刚刚毕业的研究生的论文。有些文章功底深厚,而有些则思想活跃、灵动睿智,体现了不同的学术积累、学术格、研究方法等的差异性,启迪读者思考,很值得一读。李克强总理在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批示中指出:修志问道,以启未来。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对于今天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有所禅益。</p><p> 王杰</p><p> 2016年8月16日</p><p><br/></p>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