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出版社内部管理系统
主页
书籍管理
防伪管理
分组管理
图书分组
资源分组
分类管理
新闻管理
资源管理
轮转图片
首页轮转图片
新闻首页图片
新闻栏目图片
图书首页图片
资源首页图片
党建首页图片
首页浮动图片
身份认证
教师身份认证
作者身份认证
申请审核
约稿管理
投稿管理
样书申请
评论审核
问题反馈
注销
后台管理系统
书籍管理
书籍信息
内容编辑
返回
内容
这是一本与荒漠有关的西部建筑实录,是对如瓦工般用水、泥构筑当地人生存空间的解说,记录了我在本书出版前30年间在166万km2的沙漠、山峦和绿洲的实践和体会,图的是续延丝绸之路的辉煌,哪料想承传却是如此的艰难与无奈。贫困与恶劣的环境,几乎让动物与植物“望而却步”;超尺度的空间与跨度,使太阳与月亮变得渺小;建筑的构筑活动犹如蚁工、蜂王的劳作。涓细的小溪啊!那是维系生命的唯一。<br/> 儿时住在苏联专家设计的二层木地板暖气洋楼,听父亲的沧州小调,哼母亲的秦淮之音。内心始终恐惧着草屋如何能筑成“琼楼玉宇”!我的第一座建筑设计,几乎是在精神崩溃与极度忐忑的状态下,被师长们摁着手描图完成的。我猜测庞大的建筑是梦之所托,这建筑的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不必迟疑的是结果。今天的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生存空间越发变得狭窄,建筑垃圾和垃圾建筑承载着一个从古至今的灾难!<br/> 我自愿尽一切可能,推卸这灾难的重担,就像跳进江河,轻松而又自在。建筑的本原,来自人类的原本,这种原本时常会引发我的苦思。我们的原本、自然的原本、宇宙的原本,原本是彼此独立,还是共同组合?是并列,还是前后?抑或是混沌、未知?我抱着这种好奇和诱感,一步步走到了今天。<br/> 3 0年坚持干自己喜欢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途去过海南,听话去喀什锻炼,遵命来到迄今仍在的规划岗位与建筑设计队伍。起初以为这是片段和过程,现在才明白原本这就是生命,不可重复的事件。<br/> 不与他人比较,西部的创作还是充满着幸福感的。下现场自己烧炉子取暖做饭,工匠们玩不转的大样,自己亲手弯丝打钉,有时,放线还提着白灰桶,一把一把地标出,工地的蒸笼馒头始终是那个香甜呀!还有一天三块钱的补助。晚上煤油灯下的一天总结,满足而又有成就感。今天像是在看自己的电影,虚构而又真实。这样的实录和心灵的报告,沉杂着岁月时光的痕迹,也深藏着我的文字的苍白和实践的拙笨,还能拿出来摆显?应了有知识与无知识同样具有力量的话,心虚、手凉。<br/> 为此,我忽略自己,只想有这么一个人,在这个时代,做了这些事,他理应属于这时代和此社会,属于这西部千万人中的普通一人。于是,我愿珍惜起来,诚惶诚恐地保存其本原的状态和拙糙的形式,原本地交给了出版社,不再回首。像是被收了考卷的学生,分数是老师评的,我在意的是,读者曾拿到、曾瞥到的那一瞬,足矣。<br/> 于理来说,我看重不讲理,理不如做。与实例相比,我更关注精神。与奢侈相论,我宁愿与质朴为伍。 “大漠孤烟直”,如果把它化作“又见炊烟”,那如何对得起我这30年的“自甘堕落”?<br/> 还在想,梦能成真!<br/> 还在走,这是我的坚持与自信!<br/> 还在爱,给我青春与成长的共和国土地的六分之一!<br/> 刘谞 公元201 1年春于天安七层
Message